科研管理
世文所举办“俄罗斯诗歌的历史演进和美学特征”学术讲座
2022-05-31
2022年5月26日晚,著名翻译家、俄罗斯文学研究者、首都师范大学燕京讲席教授刘文飞先生受邀为金沙8888js官方师生线上主讲“俄罗斯诗歌的历史演进和美学特征”。本次讲座由金沙8888js官方世界文学研究所、俄语系、俄罗斯文化研究所、金沙8888js官方人文学部共同举办。刘文飞教授本学期被遴选为北大文研院邀访学者,驻访间隙,他精心挑选并翻译了100首最具有代表性的俄语诗歌,这些诗作即将以《俄语名诗100首》为题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刘文飞长期从事俄语文学的翻译、研究与教学工作,这次选译百首名诗,使他对俄语诗歌在其近千年历史中逐渐积聚并显现的美学与诗学特征有了新的发现和新的思考。本次讲座是刘文飞老师作为文研院邀访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展示。
讲座由金沙8888js官方世界文学研究所凌建侯教授主持。他简要介绍了刘教授近期的学术活动,特别指出,刘老师是创作型学者,无论对文艺创作、学术研究还是人生百态,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理解。
讲座内容丰富,由话题源起、俄语诗歌的历史演进、诗学特征和翻译心得共四个部分组成。刘文飞教授分享了他的许多新发现。他区分出古代罗斯、古典主义之前、古典主义、前浪漫主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革命时代、青铜时代和当代共九个阶段。与传统分期法相比,他的区分更精致,也更符合俄语诗歌的发展实况,如用“前浪漫主义”概念概括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很多俄语诗歌流派和现象,如后期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感伤主义、十二月党人诗歌等。在谈及“白银时代”诗歌时,他特别提及宗教哲学的渗透,哲学家索洛维约夫原来也是一位做诗高手,他还概括出“白银时代”在俄语诗歌史上的重要意义,即实现了诗歌乌托邦理想的构建、个性与情感的现代化表达,以及旨在面向大众的语言试验和创新。主讲人创造性地用“青铜时代”代指20世纪下半叶的整个俄语诗歌创作,这一概念原本由欧美斯拉夫学者提出,特指以布罗茨基为代表的列宁格勒诗歌传统,刘教授拓展了这个概念的外延,将苏联时期的高声派诗歌、细语派诗歌以及这一时期的地下诗歌和境外诗歌全部纳入其中。
刘教授针对俄语诗歌的美学特点提出了新解。他认为,俄罗斯诗歌有三个突出特征:其一是“诗歌中心主义”,在俄罗斯文学和文化中有很多与诗歌、诗人相关的概念,如普希金崇拜、叶赛宁气质、帕斯捷尔纳克现象、布罗茨基学等,诗人的塑像和纪念碑在俄罗斯随处可见,杰出诗人都可以被“封圣”,这在其他国家是难以想象的;二是俄语诗歌中的悖论构成,有许多既相互矛盾又对立统一的因素,如口头与书面、宗教与世俗、民间与官方、农村与城市、现实与现代、本土与境外、莫斯科与彼得堡等;最后,是传统的诗歌形式与富有现代感的诗歌内容间的持续张力,俄国诗人从17世纪至今一直遵循格律诗的写作规范,这是俄语诗歌的独特之处,即便内容和思想上非常具有现代性的诗人,写的仍是格律诗。这就导致翻译中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将俄语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如何传导它的格律美。
主讲人用此次选译100首俄语名诗的心得为例,和大家分享了他的翻译心得,即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可译与不可译该如何平衡的问题。他认为,俄语诗歌的格律、诗律总体不可译,但诗歌的节奏是翻译要传达的关键;诗节、诗行等视觉效果总体是可译的,不过诗行很有可能无法一一对应;俄语诗歌的韵脚、调性总体可译,但需要进行转换,而音步、音节和停顿作为视觉与听觉的综合体,是翻译中创造空间最大、最重要的部分。刘文飞还以具体译诗为例,介绍了其他一些翻译经验,如用汉字的单字对应俄语诗歌中的音节数,以此传达出俄语诗歌的格律特性等。他的经验为诗歌译者和读者打开了驾驭译界难题的大门。
金沙8888js官方俄语系陈松岩主任对讲座作了精彩评议。陈老师师从著名俄罗斯诗歌研究专家徐稚芳教授,本人也从事俄语诗歌的翻译与研究工作。他结合自己的经验,肯定了主讲人所强调的诗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问题,高度评价了刘文飞老师在俄语诗歌格律翻译中做出的一系列有益尝试和探索。作为对讲座的一个小小的补充,陈松岩列举了苏联体制内的一些诗人,简要介绍了伊萨科夫斯基、特瓦尔多夫斯基的创作风格,并就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问题与刘文飞教授展开了讨论。
在问答环节,观众就象征主义、艾基诗歌、白银时代宗教与诗歌的关系、俄罗斯诗歌与乌托邦的关系等主题提出了问题,主讲人都一一做了精彩的解答,气氛非常热烈。主持人特意将时间延长了半个多小时,但仍有很多观众举手提问。讲座在广大师生的意犹未尽中结束。
此次讲座吸引了500人次在线参与,哔哩哔哩网站直播也有近千人关注。大家在与刘文飞教授的热烈交流中都获益匪浅。此次讲座,对于加深广大师生对俄语诗歌传统流变极其丰富美学特征的理解和认知,开阔中国诗歌创作的国际视野,增进中俄在文学翻译、研究等领域的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郭靖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