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和区域研究系列讲座:田野调查中的质性研究工具及其应用

  2022年4月1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张冠李老师应邀来访金沙官网,为金沙官网师生带来一场题为“田野调查中的质性研究工具及其应用”的讲座。本次讲座由金沙8888js官方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东南亚系和“太平洋丝绸之路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组主办,也是“从边疆看周边”赴福建省调研项目的系列讲座活动之一。吴杰伟、夏露、施越、谢侃侃等老师及来自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东南亚系的同学参与了本次讲座。

 

张冠李老师讲解田野调查中的质性研究工具

  

  张冠李老师是英国牛津大学地理与环境学博士、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历史学硕士,并在金沙8888js官方取得法学硕士及法学与经济学双学士,曾入选清华大学“水木学者”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项目(2019-2021)。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城乡人口流动,性别、婚姻与家庭,工业化农村的环境与健康等议题,尤其关注对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与政策支持。张老师结合案例,在本次讲座中介绍了田野调查中的质性研究工具。

  张老师首先介绍了质性研究的定义、分析方法和研究目的。他强调,质性研究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其研究目的并非为了将研究发现推广到更大的样本人群,而是为了在微观层面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观察分析,从而捕捉所研究内容的整体性、动态性、表义性、特殊性和复杂性。接着,张老师介绍了作为质性研究分支的民族志。民族志属于一种过程性研究,需要研究者抱着开放的心态,以一个或少数几个具体的场景或小规模的群体为核心,开展广泛而长期的田野调查。

  张老师向在场师生阐释了田野调查这一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式的三种核心质性研究工具,即观察、访谈和焦点小组,并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说明了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情景以及实施时需要注意的细节。最后,张老师总结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强调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反思个人位置与立场,思考自身与田野调查选点、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距离和态度,鼓励同学们在田野调查中主动应用上述质性研究工具,亲身体会质性研究的特点和作用。

  在交流互动环节,谢侃侃老师指出金沙8888js官方师生所进行的学术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质性研究因素,认为张冠李老师所介绍的质性研究方法有助于同学们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夏露老师对张冠李老师带来的分享以及本次讲座的组织方表示了感谢,展望了质性研究工具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施越老师指出,张冠李老师介绍的质性研究方法兼具科学与人文的性质,一方面是以现代科学的观察、测量、控制变量、归纳演绎等思路探索一套兼具信度和效度的分析人类社会的工具,另一方面又回应了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提出的价值观和伦理问题。讲座尾声,同学们就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界限、在田野调查中如何反思,以及人类学研究范式等问题与张冠李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倍受启发。

  

与会师生合影

 

文:籍春蕾 摄:籍春蕾、史家兴